重庆市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研究报告(2023年度)发布
2023年重庆市扎实推动网络安全产业事业并重发展,开展技术创新提升、安全防护筑基、产业生态优化、网络安全护航等四大行动,创新设立首席网络安全官制度等,在产业规模、发展布局、人员建设、创新能力等方面不断取得积极成效,进一步夯实了网络安全工作基础,为发展“新质生产力”,推进网络强市、数字重庆建设提供了更坚实保障。2023年完成网络安全业务收入31.64亿元,同比增长7.91%。
(一)发展战略布局不断完善
围绕企业培育、生态优化及能力提升方面,持续加码网络安全产业发展顶层设计、总体布局。
(二)产业规模增速明显提升
2023年网络安全业务收入31.64亿元,同比增长7.91%,“415”产业相关业务收入17亿元,占比53.73%。
(三)市场竞争格局逐渐激烈
从市场集中度来看,2023年全市网络安全市场集中度CRn具体表现为,CR1为 22.55%,CR4为42.06%,CR10为 61.86%,相比2022年CR1为23.75%,CR4为41.13%,CR10为58.82%,产业集中度小幅提升。
从区域企业数量分布上看,网络安全企业数量排名前五的区域分别为两江新区、渝中区、九龙坡区、江北区、南岸区。
从区域业务收入分布上看,网络安全业务收入排名前五的区域分别为两江新区、南岸区、渝中区、九龙坡区、渝北区。
(四)研发投入强度持续加大
从资金层面看,49.57%的企业支持开展网络安全研发,研发经费 3.46 亿元,占比企业网络安全业务总收入 10.94%,网络安全研发投入强度同比增长 0.57 个百分点,近三分之一的企业研发投入相比 2022年有所增长。
从区域研发投入分布看,全市网络安全研发经费较多的区域是两江新区13140.93万元、九龙坡区4116.14万元、高新区4113万元,各占比 37.97%、11.89%、11.89%。此外,网络安全研发投入占比在10%及以上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两江新区、南岸区、高新区、渝中区。
(五)安全企业发展特点突出
从企业规模上看,全市网络安全小微型企业占比最多,约 73.05%,相比去年增长 0.97%。全市大型企业 15 家,中型企业 16 家,小型企业 50 家,微型企业 34 家,分别占总数 13.04%、13.91%、43.48%、29.57%。
从收入规模上看,网络安全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7家,在5000万元—1亿元的企业有7家,在1000万元—5000万元的企业有36家,在500万元—1000万元的企业有12家,500万元以下的企业有53家,占比达46.09%。
从企业类型上看,全市仅生产和销售络安全产品的企业有30家,仅提供网络安全服务的企业有25家,仅从事网络安全集成业务的企业有6家,综合型企业有54家。
(六)综合创新能力持续活跃
网络安全有效软件著作权量1222件,同比增长26.76%;
网络安全有效专利量198件,同比增长26.92%;
有效发明专利量112件,同比增长17.89%。
参与制修订网络安全国家标准71项,参与量同比增长39.22%。
参加国家级赛事获奖量25项,省市级赛事获奖量60项,行业级赛事获奖量65项。
培育5个项目入选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典型案例名单。
(七)人才队伍建设量质齐升
从人才数量方面看,全市网络安全从业人员 4910 人,同比增长 22.84%。
从人才质量方面看,全市具备资质认定的网络安全人才1295人,占比26.37%,同比增长29.37%。
从人才供给方面看,超7所高校设立网络安全、信息安全学科专业,全年累计招生超2400人。
(八)产业促进工作有序推进
(一)新兴领域布局加速优化
从企业布局数量来看,全市大数据、信创、云计算布局企业最多,其次是物联网、密码、人工智能。
从布局增幅来看,全市布局5G 网络、人工智能、量子通信的企业增幅明显,增幅均超30%。
从行业分布看,主要布局党政领域的企业占比36%;其次是公共服务,占比12%。教育、通信、医疗等也是市场需求度较高的行业。
(三)安全服务化是大势所趋
从需求热度上看,网络安全市场需求受国家相关热点法规政策影响仍然显著,安全服务热度保持领先。其次,基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、数据安全等政策主线基本明确,数据安全、漏洞扫描等安全产品需求依旧旺盛。
从增幅来看,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,生成式人工智能、大模型的算力与应用需求高增,企业上云用云需求不断深化,云平台产品热度上升明显,增幅最大。
(一)强化政策资金加持,激发市场内生动力
从“有政策”“给政策”到“政策落地”转变;
发挥政策引导和资金撬动作用。
(二)完善品牌基础建设,加速提升品牌势能
实施品牌战略,推进增品量、提品质、创名品;
聚焦主导产业的融合发展,打造重庆特色品牌;
围绕产业链重点环节,建立细分领域龙头品牌;
创新办好网络安全品牌赛事活动。
(三)增强创新主体培育,优化提高研发效能
加快中小型创新研发主体“布局”;
推动本地中小型安全企业由“市场驱动”向“创新驱动”发展;
鼓励搭建新型研发平台,培育涵养高质量研发人员。
来源:网信重庆
声明: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,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内容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